專欄



HBV耐藥變異 慢性B肝能治癒嗎?
 

依據美國肝病研究會最新臨床指南,對HBeAg陰性的慢性B肝治療應以HBsAg轉陰為終止治療點。

而筆者早于8年前即以HBsAg轉陰為停止治療的標準。因此,對HBeAg轉陰或HBeAg原本為陰性的慢性B肝病患,若其HBV-DNA半年內三次轉陰但HBsAg的量仍高者,應繼續用藥,避免復發……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屬嗜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Hepadnaviridae)不完全雙股鏈DNA病毒,其複製過程需經細胞內核糖核酸中間體(RNA Intermediate)環節而與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相關。此為HBV之特異性。


難以清除在肝細胞核中HBV複製範本cccDNA

HBV進入肝細胞後,HBsAg分解而致HBcAg破出、游離,然後釋出HBV-DNA,進入肝細胞核,在內因性DNAp作用下修復,繼而形成共價鍵閉環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此即HBV的複製範本。HBV所有的HBsAg,HBcAg,HBeAg,HBV- DNA DNAp都是cccDNA經轉錄與逆轉錄的過程複製出來的。

迄今上市的所有西醫藥均未能進入肝細胞核去殺滅cccDNA,以至於臨床治癒後HBeAg與HBV-DNA轉陰,產生Anti-HBe。如果HBeAg原本為陰性(Negative or non-reactive,則是HBV-DNA轉陰),降至標準值(<10 IU/ml 或<50 copies/ml 或<0.0005 pg/ml)以下之後停藥一段時間,又可看見HBV回頭來,此即復發,大多見於HBeAg原本為陰性之B肝病患。


HBeAg假性轉陰患者停藥後極易復發

HBeAg系由HBV長鏈上的前C基因(pre-core gene, pre-c)編碼翻譯而形成的蛋白。當前C基因區發生變異時,即在前C基因區內形成終止密碼子(Stop Codon),始點第83位鳥嘌呤(G)為腺嘌呤(A)所取代而變成終止密碼子(TAG),此時,HBeAg便停止生成而轉變為Anti-HBe,此即HBeAg假性轉陰。

由於前C基因區突變HBV株的出現,需要修正或至少是補充對於HBeAg血清學轉變的觀念。HBeAg與HBcAg均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簡稱:CTL)之靶細胞,生成與分泌HBeAg的野型株感染細胞在血清學轉變期間,可因被CTL破壞而將野型株HBV清除;但前C基因區突變株HBV卻可因其終止生成HBeAg,而逃脫CTL的免疫學攻擊,故仍持續感染。臨床上的意義即HBeAg陰性,Anti-HBe陽性,若HBV-DNA仍是陽性,則表示HBV仍在繼續複製,B肝尚未痊癒。

目前問世,用以治療慢性B肝的西藥,對HBeAg假性轉陰病患的療效並不理想。治療期間的HBV-DNA快速下降,也可快速達致測不到的目標。但是,療效並不鞏固,停藥後很快就復發,一方面是目前的西藥,尤其是口服抗HBV的核苷酸類似物的作用僅在於抑制HBV-DNA,並不能殺滅HBV。另一方面則是HBeAg陰性的突變株可以逃脫CTL的免疫學攻擊,更重要的是不易清除肝細胞核中的cccDNA。

鑒於HBeAg陰性的突變株不易被清除,所以對這一類的慢性B肝治療,尤其是使用口服抗HBV的核苷酸類似物,療程無法確定。但是延長藥物使用時間,又很容易產生HBV之耐藥性或抗藥性,而使該種藥物失效。筆者臨床上就看到不少無口服抗病毒藥可用的B肝病患,即所有口服抗病毒藥均已使用過而尚未痊癒的病患。慢性B肝難以治癒可見一斑。

依據美國肝病研究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 , AASLD)最新的臨床指南,對HBeAg陰性的慢性B肝治療應以HBsAg轉陰為終止治療點。筆者早于8年前即以HBsAg轉陰為停止治療的標準。因此,對HBeAg轉陰或HBeAg原本為陰性的慢性B肝病患,若其HBV-DNA半年內三次轉陰但HBsAg的量仍高者,筆者會請他繼續用藥,避免復發,一切得重新開始。

在HBV持續感染的過程中,可自然地或在治療誘導下出現HBeAg突變。這一類的B肝帶原者,若其HBV-DNA持續高於2,000 IU/ml (約10,000 copies/ml 或0.1 pg/ml),將來癌變的幾率偏高。HBV-DNA越高,癌變的幾率也越高,值得大家注意。


HBV以基因突變化解西藥對其攻擊

各種口服抗HBV核苷酸類似物均有其特定的生物作用位點。一旦HBV基因突變後,相關生物作用位點消失,藥物也就會因而失效。例如使用Lamivudine一段時間後,HBV就會來個YMDD突變,使得Lamivudine失效,臨床上就可出現HBeAg與HBV-DNA的量回升,AST與ALT升高的現象。

HBV的基因突變可自然地或因治療而誘導出來。一方面是因HBV在複製過程中,因缺乏校正機制,所以容易發生變異。在另一方面則是HBV可借突變以化解藥物對它的壓制,就像前C基因區的突變使HBeAg假性轉陰,以逃避CTL對其攻擊一樣。

目前所有口服抗HBV核苷酸類似物都有HBV耐藥變異的共同問題,只是出現時間早晚而已。B肝患者對此也無能為力,只能期待HBV變異前就至少臨床治癒B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