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學時,捐過一次血之後,就被通知不可以再捐血了。當時聽到這個訊息,如晴天霹靂——"B肝帶原"?這個在健教課本曾經聽過的名稱,竟然發生在我身上。母親歸咎是我高中時期常常外食的結果。現在回想起來實在很可笑。但是當時的無知,告訴自己,反正只是不能捐血,又沒有生病,我就再也沒有去理會它了。
為什麼會帶原呢?
直到我懷孕產前檢查,醫生告誡我,因為我是帶原者,懷孕及生產會造成母子垂直傳染,小孩出生後24小時內要施打強力免疫球蛋白,36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以產生保護性表面抗體。這讓我對B肝帶原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時我心中的疑惑又升起了——"我的母親不是帶原者,但是我為什麼會帶原呢?"但我並沒有進一步去求證,反正我的兩個小孩該打的疫苗都打了,讓我非常放心,誰知道竟然還有意外!
胃痛困擾兩三個月
1998年,也許是工作與精神壓力,胃痛困擾了我2、3個月,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曾經聽國中同學談起有人因為肝癌而誤診為胃病的情況,造成了許多遺憾的事。心有所警覺,就到檢驗所抽血檢查,發現我的GOT、GPT指數竟高達1000,心裡非常恐慌。於是到醫院向任職內科醫生的親戚求助,醫生的處方就是——"充分休息及營養補充",再來就是定期追蹤檢驗。如果指數再飆高,就必須使用干擾素,幸好我一直沒有機會使用它。
幸好遇上了陸醫師
另一方面,我透過國中同學認識了陸庭譯醫師,其實和陸醫師只有一面之緣,記得那次是去聽他的肝病防治演講,其他時間都是用電話聯繫,我想很多人對於這點都抱持懷疑的態度,不用把脈就可以開藥方,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吧!其實和陸醫師能夠結緣,真是我的福氣,聽完他的演講獲益良多,再加上從他的書《結合中西醫 治療B型肝炎及其病變》中我真正認識B型肝炎,對自己的病情有更正確的掌握,我不太相信中醫把脈的那一套,因為我就曾經被所謂的國醫誤診過。西醫檢驗以"辨病",中醫"辨證"以治療,是一個很科學的治療方式,目標則是使HBV-DNA病毒複製指數與HBeAg轉陰,產生e抗體,我非常認同,這應該是我們帶原者的福音吧!這就是我信任陸醫師最重要的原因。
檢驗呈現病情真相
我在醫院只檢驗含GOT與GPT等肝功能項目,對B肝只做HBsAg,HBeAg與Anti-HBe的定性檢驗,沒有數量,也沒做到HBV-DNA,陸醫師認為不足,於是請我到另一家醫院做精密的HBeAg與HBV-DNA的定量檢驗,以確實掌握病情,並做客觀的療效評估。1999年1月30日的數據高得嚇人:HBeAg(+)10282/210,Anti-HBe(-)11447/3004,HBV-DNA 4832pg/ml。
持之以恆病情有轉機
從99年2月開始用陸醫師的煎藥,還要承受女兒抱怨中藥味真難聞啊!唉!日子真是難捱而且受盡煎熬,讓愛出遠門的我也只能乖乖的待在家裡。每兩個月一次的追蹤檢查,心情唯也隨著GOT與GPT起起伏伏的,但是看到檢驗資料中,HBeAg與HBV-DNA持續在下降,心裡還是覺得很踏實安慰。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00年4月1日,HBeAg轉陰,量為379/391,HBV-DNA 0.641pg/ml,但e抗體未出現,量為6654/4518,肝功能與前幾次一樣,維持正常。到了11月25日HBV-DNA降到當時的標準值以下,即<0.05 pg/ml。辛苦服藥二年,但確實看到了療效,之前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煎藥也因而停服了。
出乎意料之外
也許是停藥過早,或許是於2002年1月在牙科診所洗牙時又被B肝病毒感染,2月28日的例行追蹤檢驗發現HBeAg再度轉陽,量為56.7/1.0,HBV-DNA 1.518 pg/ml,GOT 88 ,GPT 251。我重新服用陸醫師的散劑,這對一個喝了2年水藥的人來說,真是容易多了。我對這次指數意外的異常,有點小小洩氣,但是我已可以有信心地從容應付了。今年6月13日的結果顯示,抗B肝病毒治療已接近尾聲,因HBeAg雖仍為陽性,但量已很低,僅剩1.89/1.0,且e抗體已出現,量為0.856/1.0,HBV-DNA也很低,僅0.002 pg/ml,GOT 16,GPT 17,顯示B肝病毒的複製率很低,完整的病毒顆粒也已很少,相信我今年內一定可以戰勝B肝。
2個女兒竟然也帶原
在前文所談的"意外",就發生在我的2個女兒身上,幸好有經驗豐富的陸醫師提醒,我帶她們去抽血檢查,結果她們2個都是帶原者,當下我非常的難過,深深的自責是我害她們的。為什麼我的2個女兒是帶原者,西醫仍無法解釋,而陸醫師的看法是,當初我懷孕的時候,e抗原乃表面抗原陽性,表示病毒量很大,傳染力很強,B型肝炎疫苗因而起不了作用。我只好默默承受這事實。為了不讓她們步我的後塵,尤其是才國小2年級的小女兒肝功能已經異常,怎能置之不理呢?於是我也讓她們服用中藥,並定期追蹤檢驗,當然也包括了關鍵的HBeAg與HBV-DNA這2個項目。
小女兒 |
|
|
|
|
|
88/2/28服藥前 |
89/2/28 |
90/12/1 |
|
HBeAg |
(+)6766/309 |
(-)132/424 |
|
|
Anti-HBe |
|
|
|
|
HBV-DNA |
3,920pg/ml |
51 pg/ml |
<0.05pg/ml |
|
GOT |
59 |
31 |
32 |
|
GPT |
71 |
16 |
15 |
大女兒 |
|
|
|
|
|
88/2/28服藥前 |
89/2/28 |
92/3/23 |
|
HBeAg |
(+)8109/309 |
(+)5573/424 |
(-)0.161/1.0 |
|
Anti-HBe |
|
|
(+)0.161/1.0 |
|
HBV-DNA |
639.8 pg/ml |
75.01pg/ml |
<0.001pg/ml |
|
GOT |
29 |
55 |
21 |
|
GPT |
30 |
59 |
22 |
但是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姐姐HBV-DNA轉陰的時間比妹妹慢了將近一年多,妹妹之後的追蹤檢驗均符合臨床治癒標準,姐姐4次追蹤檢驗均未見反跳,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來了。推敲此原因,妹妹個性較開朗;姐姐個性急躁,功課壓力較大,較神經質,也許因此影響了她們的免疫功能吧!
對抗病毒需時間毅力
服藥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必須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意志,絕對不可以因為稍有進步就停止服藥。我很慶倖沒有走迂回的路,或是隨便聽信別人服用偏方。因為陸醫師的叮嚀及鼓勵,我的情況也愈來愈好,除了營養與睡眠要充足之外,適度的運動,最重要的要有穩定的情緒。
以我親身的經驗,前陣子因為常發脾氣,在追蹤的檢驗資料中,指數馬上呈異狀。所以藥物並非萬能,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我相信健康才是家庭幸福的來源。目前,控制HBV-DNA與HBeAg尚未全面受西醫的注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希望陸醫師無怨無悔的努力能夠喚起大家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