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治癒B肝 有了指路明燈
 

前言:
黃仲英得知有B肝後,心裏總是毛毛的,深怕有一天會變成肝癌,十多年來總是忐忑不安的進行一年一次的抽血檢驗。這種不踏實的心理一直到他聽了一場B肝講座,讓他內心有了治癒B肝的指路明燈。

我住在砂拉越美裏一個小市鎮,靠近盛產石油的汶萊,現年36歲,已婚。我早年的工作是燒焊,現改行務農,生活簡單,作息平常,沒有不良嗜好。

檢驗方知帶原
大馬政府在80年代積極推動B型肝炎防治計畫,我也參加了抽血檢驗活動,也因而得知自己是個B肝帶原者。回想當時被告知我有B肝的那一刻,真是晴天霹靂。一個能吃、能喝、能睡、能工作的年輕人,那有可能是B肝病患?但事實擺在眼前,不信也不行。
至於如何被感染,何時被感染,我自己也搞不清楚。醫生說有可能是被我母親傳染的,因她有B肝抗體,而她又不曾打過B肝疫苗,表示她從前患過B肝,也許我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被她傳染了。

西醫說不必治療
政府的文宣資料把B肝講得很可怕,說它會造成肝癌,而得了肝癌後,往往就沒救了。我當時才20來歲,當然不想那麼早死,因此請醫生給我治療,但醫生卻說我的GOT與GPT正常,是個健康帶原者;只要定期追蹤檢驗就行了,不必那麼緊張。
我連續看了兩個西醫,都得到同樣的答案。心想既然醫生都這麼說了,我還能怎樣?但心裏又納悶,為什麼政府的宣導資料把B肝說得那麼可怕,而醫生偏又說不必治療。當時也去看過中醫,也有不少的親友介紹我很多有效的藥方,但我始終未敢嘗試,因西醫曾一再嚴肅地告誡過我,不能亂服藥,尤其是青草藥。

改變了我人生的講座會
自從得知有B肝後,心裏總是毛毛的,深怕有一天會變成肝癌,因此,每年都緊張地做抽血檢驗。為紓解我緊張情緒,醫生於是于2005年11月29日把我的血送到澳洲去檢測病毒的量(viral load),結果報告出來是480 copies/ML,不正常,但醫生依然說不必治療。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想早日把體內這顆不定時炸彈給折掉,但確實能治B肝帶原的良醫良藥何處尋?我就這樣等了10幾年。一直到2006年4月初,在報上看到一則足以改變我一生的消息,即旅台肝病防治專家陸庭譯醫師,于4月7日,在古晉市政府演講廳主講治療B肝講座會,因此,我特地搭乘飛機去古晉聽講座。

出現臨床症狀
講座會結束後,我也挽起袖子抽血。約十天後檢驗報告出來,陸醫師看過後,表示我的B肝病毒(HBV)已基因突變,也就是變了種,這可以從HBeAg(-)0.077,Anti-HBe(+)0.002看出來。另外,HBV仍在繼續繁殖,所以,HBV-DNA為1.40 pg/ML約等於140000 copies/ML,但我的免疫系統並未對這些HBV發動攻擊,所以,GOT20,GPT24都正常。另外,我的AFP 2.1 ng/ML,表示當時應該沒有惡性腫瘤,但並不代表長此以往不會病變,所以,應積極尋求治療,目標則是HBV-DNA降至標準值以下。
由於我體內的HBV已突變,肝功能又正常,陸醫師表示沒有什麼西藥派得上用場,但可以用他研製的B肝用藥。實際上,B肝帶原一段長時間後,我已出現許多臨床症狀,可以歸納如下:

1.很想睡,但又睡得不寧,有時還失眠、精神萎靡。
2.腹脹、經常打呃、腹鳴、噁心、厭油膩。
3.體重減輕、日漸消瘦。
4.脅痛、脹滿、悶;胸也悶、腰酸。
5.身熱,有時怕冷,但有時又怕熱、四肢冷。
6.口乾但又不想喝水,喝水則喜歡喝冷水。
7.口乾、口苦、有口臭、口腔容易潰瘍、齒齦紅腫、咽乾。
8.眼睛乾澀、有紅絲及黑眼圈。
9.能力減退、耳鳴。
10.皮膚青黃色,會癢。
11.大便有時秘結,有時又不成形。
12.舌淡紅色、苔白膩。

開始吃中藥
陸醫師耐心地聽完我對證候,即西醫的症狀陳述後,表示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HBV長期在體內,若未經有效的治療,就會發展出我這種相互矛盾的症狀,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上熱下寒的證候,治療用藥必須兼顧,因此,絕非單方單藥可以奏效的。儘管如此,我的肝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我的"正"不足以祛"邪",即我的免疫功能低下。
依據我的證候,陸醫師早晚給我用不同的方劑,另加了安神的中藥,以促進睡眠。他除了紓緩我的臨術症狀外,更注重抗病毒 ,目標在促使HBV-DNA下降。這方面的療效評估則得靠精密的檢驗,不能憑中醫的把脈或是憑我個人的感覺而得知,因此,要求我服藥一段時間後,必須抽血檢驗。

臨床治癒
服藥兩個月後,我又在醫檢所抽血檢驗,結果肝、腎、血脂功能及AFP均正常,至於HBV-DNA已降到0.076pg/ML,讓我感到非常振奮,也因而更安心且更積極地配合陸醫師治療。由於我很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依然每兩個月均定期做一次檢驗。於2007年1月6日,我再次抽血檢驗,HBV-DNA則送去澳洲檢測,結果是<200Copies/ML,已符合澳洲的臨床治癒標準。肝功能、腎功能、AFP及CBC也都正常,我終於可以揮別B肝了!

當我把這報告傳給陸醫師看後,他表示<200Copies/ML還不夠,他在臺灣的要求是<50Copies/ML,因此, 要我繼續服一陣子的藥,然後再檢驗,以策安全。由於我已達致澳洲的B肝臨床治癒標準,所以,心頭也松了許多。服藥嘛,坦白講,也比較不積極點。檢驗則一直拖到12月5日,HBV-DNA這次降到了0.001 Pg/ML,約100 Copies/ML,比上次又進步些,肝腎功能與AFP均正常。陸醫師對此結果仍表示未達他要求的標準,因此,請我繼續服藥,以免功虧一簣,讓HBV再度回頭。

再服藥二個月後,我於2008年2月29日,再次到一家全國連鎖性的醫檢所抽血檢驗,並且要求加驗HBsAg與Anti-HBs,以瞭解我體內的B肝病毒到底怎樣了。這次的結果令我喜出望外;HBsAg non-reactive!表示HBV都已沒有了!可惜Anti-HBs也是non-reactive,表示我對B肝病毒仍未具免疫功能,無論如何,我至少已脫離了肝硬化與肝癌的威脅。

作者:黃仲英
 

陸醫師評述:衛教、篩檢、治療 缺一不可

前言:B肝帶原會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癌,的確是很可怕的,但對西醫而言,不需要治療,也沒有錯,因為西醫界到目前為止,尚未開發出新的藥物來。

本篇心路歷程閱後似乎平淡無奇,但對一個飽受肝癌威脅的B肝帶原者而言,從無藥可治到表面抗原消失,其心境的轉折,對非B肝族而言,是難以體會的。知識就是力量,黃先生從B肝防治宣導資訊掌握到HBV是造成肝癌的關鍵,應該積極予以清除,因而促使他導循正確的檢驗與治療方向,防範肝癌的發生,值得其他B肝帶原者參考。

B肝帶原確是很可怕的,對西醫而言,不必治療,也是正確的,因這方面的藥物尚未開發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然而,中醫藥的扶正祛邪調理氣血的治則,在B肝帶原的治療方面,確有肯定的療效,黃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尤其是其HBV-DNA是送往澳洲檢測的。至於其HBsAg與Anti-HBs則是由大馬一家頗具權威的醫檢所做的,更能取信於人。

筆者一直強調衛教、篩檢、治療在B肝防治上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最令筆者欣慰的是得到《大家健康》協助,安排多次全國性巡迴演講。讓全國各地的B肝帶原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