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不知道自己如何患上B肝,作為一個中醫師,我反而慶倖自己能及早發現、治療。 一次機會,讓我接觸了陸醫師講座,讓我對自己的病情能否治癒更有信心。 果然,服藥後6個月追蹤檢驗,結果讓我雀躍……
我是來自麻六甲的一位執業中醫師。多年以來,我都在自己的診所為病黎打脈處方和配藥。對於自己的健康也不敢太大意,每逢星期日與假期都會到公園晨跑。因為自己有晚睡的習慣,在工作時會感到疲乏,但一直以來都未曾在意。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B型肝炎所致。
我不清楚自己何時感染到B型肝炎,但肯定不是經由母子無直傳染的途徑,因家裏的其他成員並未被HBV感染。
也許自己本身是醫生,所以,我並未因被HBV感染到而感到惶恐,也不會覺得難以接受,我反而感到慶幸能夠早點發現,有機會早點治療。我很清楚,西藥在治療B肝帶原方面並沒有什麼特效藥,所以我也沒有去看西醫。
陸醫師一番話 茅塞頓開
在2006年3月份,旅台肝病防治專家陸庭譯醫師應邀到麻六甲舉辦一場講座會,我也抓緊了這個機會參加。
講座中,陸醫師把中西醫在這方面的理論,都清楚地解說,並以實際案例說明B肝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且教會B肝族如何客觀地評估療效,如定期追蹤檢測B肝病毒的量,即以HBeAg,Anti-HBe和HBV-DNA的量來表現。這才是最根本的,並非坊間僅看肝功能AST與ALT是否正常而已。
記得陸醫師當時說過,治療B肝的目標在於清除體內的HBV,也就是HBeAg的血清轉換與HBV-DNA降到標準值以下,這是臨床治癒B肝的基本要求。欲更進一步,則是要求表面抗原轉陰,產生免疫性表面抗體。
這場講座讓我獲益良多。陸醫師列舉的實際治癒案例,更讓我備感興奮,我的B肝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狀況,應該也能治癒。其實,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個實際案例就是我的妻舅。他在十幾年前也感染了B肝,後來就是服用了陸醫師的藥痊癒。相信陸醫師當時並不知道這一段,他也未舉我妻舅這個案例。
治療結果意想不到
充分瞭解陸醫師治療B肝的理論基礎後,即扶正(調節特異性免疫細胞)、祛邪(抗HBV)、調理氣血(改善肝臟的微循環),以及妻舅被治癒的案例歷歷在目,我決定服用他精心研製的藥劑(已獲大馬衛生部檢驗合格)來治療我的宿疾。
治療前體檢報告
AST 19 ALT 21 HBeAg(-)0.314 Anti-HBe(-)1.94 HBV-DNA 0.421 pg/ml(約等於42,100 Copies/ml) AFP 6.0 ng/ml
其他肝腎功能與血液常規檢驗均正常,但HBV已基因突變,不再分泌e抗原,且仍在複製中,應儘早把HBV-DNA降到標準值以下,才能脫離肝癌與肝硬化的威脅。
治療後首次體檢報告
服藥一年多,去年5月,我再次抽血檢驗,結果令我高興萬分。
HBV-DNA降至<0.0005 pg/ml(約50 Copies/ml) AST 21 ALT 25 AFP 2.0
其他肝腎功能與血液常規檢驗均正常。這結果意味著我體內的HBV已停止複製!
治療後第二次體檢報告
為能鞏固療效,避免復發,我繼續服用陸醫師的藥劑。半年後,再次檢驗:
HBV-DNA <0.0005 pg/ml AST 19 ALT 29 AFP 3.3
其他肝腎功能各項均正常,顯示我的病已治癒,可以停止服藥。HBsAg已轉陰:0.589(-),但由於血清驗體不足,未能檢測Anti-HBs是否已出現,有點可惜。這結果顯示,我體內連HBV的表面抗原,即病毒的外殼都沒有了。
陸醫師看到我HBV-DNA已兩次<0.0005 pg/ml的實例,要求加做HBsAg與Anti-HBs檢驗,目的是要看到HBs Ag與Anti-HBs的量,以作多日後治療評估療效的基礎。現在我的HBsAg已轉陰了,下一次我再驗一下,Anti-HBs若能出現,那真是太好了。
以陸醫師方劑治診所B肝病患
我除了自己服用陸醫師的藥劑外,也同時採用他的劑治療我診所的B肝病患。服藥6個月後追蹤檢驗,HBeAg,HBV-DNA均得以減少,AST與ALT亦見下降。大家對陸醫師的藥都充滿了信心,也體驗到中醫藥治療B肝確有療效,但這不是一般的方劑,而是陸醫師經十幾年的研究與臨床使用後不斷改進的良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