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打破B肝無藥可醫迷思 病情反復是正常
 

前言:
我是馬來西亞檳城人,現年30歲,已婚,從事成衣買賣,家境小康,雖然業務繁忙,工作相當辛苦,但作息正常;生活壓力雖也不小,但自認還是應付得過來,但萬沒想到不抽煙不喝酒的我,竟然患上B肝。

記得在2002年6月間,總是感到很容易疲倦,尤其下班回到家就覺得好累好累;太太因而鼓勵我去作檢驗。檢驗報告出來才知道自己罹患了B肝,肝功能稍為有點不正常,至於什麼時候以及如何被感染,我自己也沒有答案。

B肝無藥可醫
雖然我對B肝的瞭解不是很多,但認為既然有病,就應該儘早尋求治療,所以,隔天就去檳城一家專科醫院看診。豈知,醫生看完了我的檢驗報告,冷冷地說,"你這病無藥可醫,我只能開些保肝片,你要充份休息,不能喝酒抽煙,也不能亂服青草藥,定期追蹤檢驗。"
我的B肝無藥可治,這句話聽進耳裏,簡直像是晴天霹靂,怎辦?專科醫生都這麼說了,我還能怎樣?

看到了一線曙光
由於自己罹患了B肝,所以,對這方面的醫療訊息自然比較敏感,比較注意,也開始搜集這方面的資料。儘管資訊不是很完整,但已能瞭解到B肝是導致肝癌與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一旦病變成肝癌,那就凶多吉少;而且,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150倍以上,換句話說,我身上帶了顆不定時炸彈,何時爆炸,則不得而知。而西醫又說無藥可醫,那我豈不是在等死?難道這就是B肝族的宿命?
不甘心坐以待斃,但也不敢輕易亂服青草藥,因連西醫都無藥可醫的病,簡單的青草藥行嗎?儘管我曾多方打聽何處有治療B肝的良醫與良藥,但一直不得要領。
尋尋覓覓近一年終於看到了一線曙光:旅台肝病防治專家陸庭譯醫師,自2001年4月開始在《南洋商報》及《大家健康》上撰寫的《戰勝肝病》專欄清楚指出,B肝是可以治癒的,並非絕症。他的說法有一定中西醫理論依據與臨床統計的支持,可信度高,讓我覺得絕處逢生。
雖然我無緣參加陸醫師于2001年5月30日在吉隆玻舉行的第一場B肝防治講座會,但相信他一定會到檳城來,因需要他協助的B肝病患實在太多了。相信他不會棄我們不顧。果真,於2001年9月14日,他應一間日報之邀,在檳華堂舉行一場免費B肝防治講座會,與會者非常踴躍,超過500人。

開始吃中藥治療
坦白講,我並未能完全聽懂他的演講內容,但我相信他不是隨便說說的,尤其是他要求B肝族做的檢驗專案:量化的HBeAg,Anti-HBe及HBV-DNA,我聽都沒聽過,更不用說檢驗過。
據他說,治癒B肝就是把體內的B肝病毒清除掉,至少讓它們不要再大量繼續繁殖,如何確知就得靠HBeAg,Anti-HBe及HBV-DNA的檢驗資料,治療的療處評估也得靠這3個專案的檢驗,這才是有理論基礎且客觀的數字依據。他一再強調,這才是B肝治本的關鍵。
聽完演講,依他的要求抽血檢驗,病毒量高得嚇死人:HBV-DNA 6424pg / ML(約等於642,400,000 Copies / ML)、HBeAg(+)14035/539,Anti-HBe(-)16881/6406。
心中雖然很怕,但並未感到絕望,因陸醫師在講座會中曾舉了好幾個類似我這樣的案例,經他治療後,HBeAg與Anti-HBe都得以轉陰。別人能,相信我也能。於是,開始依陸醫師的指示,服用他的藥劑治療。

肯定療效
為能客觀評估療效,服用陸醫師的藥劑必須定期追蹤檢驗,不能光憑感覺或把脈。我服藥後第一次的追蹤檢驗是在2002年1月3日,結果讓我覺得好像中了馬票一樣,因HBV-DNA大幅降至452.9 pg/ML,但HBeAg仍高:(+)2101/1.0,AST與ALT也仍異常,分別為48與78,其他肝腎項目與CBC則都正常。
有了初步的好結果,當然更有信心地服藥。第二次的追蹤檢驗則是在3個月後,於4月3日,結果也是大有進步:HBV-DNA降至105.5 pg/ML,HBeAg則降至(+)1353/1.0,ALT也降至48,其他專案都正常,顯示陸醫師治療B肝的藥劑確有療效,而且安全,沒有副作用。

病情反復是正常的
但我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有一次就反跳得很嚴重。那是在2002年12月19日,HBeAg自10月9日那一次的(+)42/1.0回升至1230/1.0,HBV-DNA自0.020 pg/ML反跳至25.99 pg/ML,AST自28回升至120,ALT則自33反跳至170。看了這些結果,自忖我作息等一切都正常,而工作因近耶誕節及年底與新年,難免比較忙碌,但自己並未感覺到累,為何會這樣,趕緊請教陸醫師。
他首先安慰我,不必緊張,因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反復是正常的,因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病毒的交戰過程中,總是有勝有負,更何況,在B肝病毒完全被消滅前,會有一兩次的嚴重反跳,就像我這次的狀況一樣。因此,他要我持續服藥,心情放輕鬆,維持正常的作息與運動。

定期追蹤檢驗
果真如他所說的,我接著於2003年2月20日的檢驗看到了HBeAg轉陰:(-)0.348/1.0,Anti-HBe出現:(+)0.117/1.0, HBV-DNA降至0.101 pg/ML,AST與ALT恢復正常。
我的B肝完全達致臨床治癒標準是在2003年6月5日:HBeAg維持陰性,Anti-HBe陽性,HBV-DNA降至當時的標準:<0.001pg/ML,肝腎功能正常。
雖然在此之後,HBV-DNA曾有一次回升至0.003pg/ML,但那只是一個小插曲,繼續服藥後二次檢驗都維持在<0.001pg/ML,後來更進步到超高標準的<0.0005pg/ML。陸醫師因此讓我停藥,但要求我還是應定期追蹤,而且絕對不能讓自己過於疲累、熬夜及喝酒。

出現免疫性表面抗體
我第一次追蹤檢驗HBsAg及Anti-HBs是在2006年8月3日,結果分別是(+)328/1.0及(-)2.0/10表示沒有抗體,B肝病毒的外殼仍在。但一年後,於2007年4月17日,我的表面抗體出現了:(+)21.8/10,而HBsAg還剩一點:(+)68.8/1.0。陸醫師看到結果後,首先恭喜我完全治癒了,因有了表面抗體,尤其是像我這種自然產生的,就可以終身免疫,不會消失掉,因它是種記憶性免疫細胞,只要有新病毒侵入,它馬上就會被活化以消滅病毒。至於剩下那一點表面抗原,已不是問題了。
在此我願以一個B肝戰勝者的心情與大家分享:不要輕言放棄。放棄就沒有希望了!我也要感謝太太這些年來給我的鼓勵與支持。但我更要感謝陸醫師!他是我的大貴人!救命恩人!因他讓我得以重生,免除肝癌與肝硬化的威脅!

作者:黃健瑋
 

陸醫師評述:配合得宜是戰勝B肝關鍵

前言:黃先生不隨便亂服藥或保健品,作息正常,飲食正常,不喝酒不抽煙,定時定量服藥,也定時檢驗,是他得以戰勝B肝的關鍵。

首先恭喜黃健瑋先生完全戰勝了B肝。他的戰果得來不易,也值得大家參考,重點如下:

1、檳城那位專科醫生頗有醫德,未隨便讓黃先生使用西藥,因未符合干擾素與干安能(Lamivadine)的使用標準。

2、黃先生的高度配合是他得以戰勝B肝的關鍵:他不隨便亂服藥或保健品,作息正常,飲食正常,不喝酒不抽煙,定時定量服藥,也定時檢驗。

3、B肝是可以完全治癒的。黃先生的表面抗體出現表示他的免疫系統的功能已完全發揮了出來。光是HBeAg與HBV-DNA轉陰仍嫌不足,因在沒有表面抗體的情況下,仍會被感染,而且,一旦免疫功能因過於勞累或是又再度喝酒、熬夜而下降,HBV-DNA與HBeAg又有機會再度轉陽,因HBV-DNA<0.0005 P8/ML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只是代表那一管血中的量已很低很低了,並不代表在肝細胞或在其他組織中已完全沒有了。這一個觀念希望B肝族能瞭解,必須珍惜得來不易的戰果,不能讓HBV有回頭的機會。換句話說,作息必須維持正常,不能熬夜,也不能喝酒,營養要均衡,平常要運動,不能隨便服藥與保健品,以免傷及免疫系統。

也因此,本人現在已把治癒B肝的標準提高到HBsAg轉陰,產生Anti-HBs,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