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中醫藥助我殲滅B肝病毒 跨過肝癌危險邊緣
 

前言:
蕭逸一向都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健康帶原者,壓根兒不把它當一回事,什麼肝癌與肝硬化似乎與他是完全不著邊際的事。沒想到在腹部超音波掃描下竟發覺肝表面已呈粗糙,漸漸的肝也開始硬化,面臨步入……。

我是個B肝帶原者,現年49歲,正值壯年,肩負養家活口與教育重責,對自己的健康自然相當注重,不煙不酒,作息正常,也經常運動,氣色看起來還不錯,誰也看不出來我已肝硬化。

與絕大多數的B肝朋友一樣,我何時被B肝病毒感染到並不清楚,似乎也不是我母親傳染的,因她並非帶原者,可能是小時候打針或拔牙被感染的。被篩檢出B肝帶原時,肝功能正常,沒有什麼不適症狀。也許因那時對B肝的瞭解不夠,資訊也不足,再加上不舒服的感覺一點也沒有,能吃能睡能上課,參加各種活動也都沒問題,所以,壓根不把B肝帶原當一回事。肝癌與肝硬化就像天邊的雲彩,距離我好遠好遠。

朋友罹癌方驚醒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35歲那年,有一位年紀與我差不多的B肝朋友,在毫無預警情況下,因肚子不舒服,吃不下,到醫院看診,竟被驗出罹患肝癌,且腫瘤已4公分大,得緊急開刀處理。

聽到這消息,我整個心不禁愣住了:一個正值壯年健康蠻好的人竟罹患肝癌,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醫生說極有可能是B肝造成的。為避免肝癌不斷一再發生,他的主治醫生神色凝重地建議所有的B肝族,應每半年追蹤檢驗一次。

掃描肝表面已粗糙
活生生的B肝帶原轉變成肝癌的案例就擺在眼前,怎能再不把它當回事?於是,趕緊到醫院掛號看診。抽血檢驗的結果都正常,但我作平生第一次的腹部超音波掃描時,竟發現肝的表面較粗糙,還好,沒有惡性腫瘤。主治醫生解釋長期B肝帶原的發展就是如此。但是,由於肝功能正常,醫生說不必治療,只開了些保肝片,囑咐我必須戒酒、戒煙、不能太過勞累、注意營養、不能亂服藥,尤其是中草藥,每半年必須回診及做追蹤檢驗。

難道這就是B肝帶原者的宿命?不是說肝功能正常就沒事嗎?醫生沒多作解釋。也許是他太忙吧,病人一個接一個,沒時間詳細說明。也許是他認為B肝問題很複雜,無法在門診的幾分鐘內說得清楚。也許是他認為B肝帶原的發展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學生時代如此,步入社會後也差不多。雖然工作忙碌,壓力也不輕,但B肝帶原並未形成什麼困擾,每年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也都正常,因此,腦海中從未閃過應積極尋求治療的念頭,一直把自己當作健康帶原者,可以這樣過一生。

西醫束手
接下來的十幾年,我每半年都乖乖地回診及做追蹤檢驗,還好,令人聞之色變的肝癌沒找上門來,但肝功能GOT及GPT則起伏不定,而值並不高,都未超過100。
主治醫生還是沒有開藥治療,只要我多休息。看我滿臉狐疑的表情,他淡淡地解釋,針對我這種情況,沒什麼藥可以給我治療,而且我的肝炎也不是很嚴重,休息休息就好了。另外,他特別叮嚀,坊間的中草藥不能亂服喔!

惡化或肝硬化
我是個配合度很高的病患,然而,慢性B肝還是持續在進行。到了2001年10月29日,腹部超音波掃描的結果顯示已肝硬化,肝的表面uneven。隔年2月16日抽血檢驗的結果大致上還好,沒有黃疸,A/G正常,AST36,ALT36,AIK-P135,AFP正常<20,HBsAg(EIA)(+)positive,HBeAg(-)negative,Anti-HBe(+)positive,Anti-HCV(-)negative,但是血小板與紅血球偏低,分別為140,000及3.96。

同年,即2002年9月23日的檢驗結果也差不多,除血小板外,一切都正常,但已肝硬化,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我真的好擔心好擔心,深怕那一天會被宣告不治,而我那年才44歲。我很不甘心,但又很無奈。

服中藥3個月信心大增
我的一個道親好友,任職於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的一位科長,得悉我這一狀況後,安排我參加一場由陸庭譯醫師主講的肝病防治座談會。
他介紹的重點是結合中西醫學,徹底清除體內B肝病毒,並強調唯有這樣方能有效地防止肝癌三部曲,即B肝帶原→慢性B肝→肝硬化→肝癌。
座談會中他也提到類似我這種狀況,可藉由免疫功能的調節,把B肝病毒清除掉,觀察指標就是B肝病毒複製指數HBV-DNA。如能把它降到標準值以下,就可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的惡化。
雖不完全聽懂他所說的中西醫學理論,但直覺上認為這就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會後抽血檢驗HBV-DNA,結果是0.050pg/ML,那時是2002年9月24日。陸醫師看了我的檢驗報告後,相當有把握地告訴我,降低HBV-DNA的機率很高,但沒有適用的西藥,只能用中藥,要我好好配合,2-3個月追蹤檢驗一次,以掌握病情,並評估療效。

依據我的病情,陸醫師共用了3個藥方,早晚餐後服用,除了舒緩一些不是很嚴重的症狀外,主要就是調節免疫功能、抗病毒,及使血小板及紅血球回升。
服藥3個月後,於2003年1月1日元旦作第一次追蹤檢驗,結果令我信心大增:HBV-DNA降至0.002pg/ML(約等於200 copise/ML),AST28,ALT29,AFP1.67,其他生化與腎功能都正常。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血小板158,000,恢復正常。有了這麼好的成績 ,我當然繼續努力。3月22日回到醫院復診,各項檢驗都正常,包括紅血球4.21,只是血小板稍見下降。

表面抗體奇跡般出現
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帶原幾十年,且已演變成肝硬化,怎可能完全治癒,產生表面抗體?所以,於2003年9月16日,即服陸醫師的藥近一年,回台大醫院復診時,主治醫師說我的B肝完全好了,因HBsAg(-)negative,Anti-HBs(+)positive,AST23,ALT20,我真是喜出望外,因我得救了!
其實,我回醫院復診前,心裏有點失望,因9月4日的HBV-DNA回升到0.004pg/ML,B肝病毒依然在複製。陸醫師對此表示沒什麼關係,因B肝病毒很頑強,不容易制服,得給自己一點時間。由於台大醫院的檢驗報告未顯示表面抗原與抗體的量,陸醫師因而請我隔月再到去檢驗,結果很完美:Anti-HBs(+)200/10,HBsAg(-)0.927/1.0。我終於戰勝了B肝!

感慨未能及早治療
隔了近2年,於2005年7月2日,我再次到邱內科檢驗,結果很肯定:HBsAg(-)0.321/1.0,Anti-HBs(+)202/10,AST19,ALT24,AFP1.70,血液常規也正常,包括血小板。
我是肝硬化後才得以清除掉B肝病毒 ,產生保護性表面抗體。雖然肝硬化將不至於繼續惡化,但傷害畢竟已造成。未能早一點認識陸醫師讓我深感遺憾,也許就是因緣不俱足吧!希望其他B肝朋友能不步我的後塵,儘早把B肝帶原或慢性B肝治癒,共勉之!

作者:蕭逸
 

陸醫師評述:對《中醫藥助我殲滅B肝病毒跨過肝癌危險邊緣》之評述

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肝臟,沒有肝癌與肝硬化的問題。B肝族千萬不要被正常的AST與ALT誤導,否則可能要付出重大的代價。

這個案例有幾點值得B肝族注意如下:

1)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肝臟組織在病理上沒有變化。由於門管區的炎性細胞浸潤會刺激肝組織分泌膠原纖維,這些一絲絲的細小纖維多了後就會連結成束,伸展進入肝臟組織內,形成所謂的肝纖維化。超音波掃描時就可以發現肝的表面比較粗糙,不像正常的肝表面那麼光滑。再進一步的發展就是肝硬化。本案的蕭先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也就說明為何許多肝功能一直正常的B肝帶原者,到了30幾歲去做腹部超音波掃描,大部份都會發現肝表面粗糙。基於這一點發現,現已很少使用"健康的B肝帶原者"這個名詞,代之以"無症狀的B肝帶原者"比較貼切,無症狀並不代表病理上沒有變化。

2)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肝臟,沒有肝癌與肝硬化的問題。B肝族千萬不要被正常的AST與ALT誤導了。其代價有時是非常高的。

3)針對B肝帶原(AST與ALT正常)與慢性持續性B肝(AST與ALT異常,超過6個月,但值都在100以下),目前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治療西藥,所以他的主治醫生一直未投藥予以治療。

4)針對HBeAg陰性而HBV-DNA陽性的慢性B肝,西醫藥目前的療效也不理想。相信這也是他的主治醫師考慮的因素。

5)結合中西醫治療B型肝炎的優點很多,療效也很肯定。希望中西醫界能敞開心胸,不分彼此,截長補短,共同努力以終結B肝病毒,這是眾多B肝族所期待的。

6)治癒B肝帶原或慢性B肝後確可看到表面抗原消失,若病患的免疫功能得以調整回來,產生表面抗體並非是夢想,因筆者臨床上已看到了不少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