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猛爆性肝炎之治療目的除了抑制病毒的活性以及消除其他病因外,就是穩定內環境,維持病患的生命,贏得肝細胞再生的時間。
猛爆性肝炎之預後,主要取決於二種因素;一為"肝細胞之破壞",一為"肝細胞之再生"。因此,醫師一方面需著力於避免病患體內殘存的肝細胞繼續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則是爭取時間讓這些肝細胞有再生的機會。換言之,肝細胞本身不乏再生能力,即使是在不補充外源性生長因數的情況下,肝細胞還是具有足夠的再生能力。
此外,猛爆性肝炎常常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腦水腫、肝腎綜合症,以及嚴重水、電解質紊亂等,一種併發症往往觸發另一併發症產生,互為因果,陷入不可逆的連鎖反應之中,應抓住每一階段的主要矛盾,重點解決主要問題。由於肝臟移植是猛爆性肝炎最後且是最佳的治療手段,因此,如何贏取時間,是猛爆性肝炎的重要治療目標。茲分述如下:
一、病因治療:
由於猛爆性肝炎大部份都是B型肝炎誘發的,因此,在避免肝細胞繼續被破壞方面,應立即使用干安能(Lamivudine,商品名稱 Zeffix)來抑制HBV的活性,使得人體的免疫反應得以下降,也就是迅速降低AST與ALT,在此同時,也可看到膽紅素,即黃疸指數下降。在此,必須提醒B肝族Zeffix這種抑制病毒活性的藥物有其使用條件,且不能長期使用,因長期不當使用會讓HBV對它產生抗藥性,一旦猛爆性肝炎在無預警情況下發生了,就會讓醫者束手無策。曾有醫者使用干擾素(Interferon α)治療猛爆性肝炎,獲得了一些成效。至於抑制免疫系統的類固醇則完全無效,不宜冒然使用。如果是藥物所造成的猛爆性肝炎,醫者應積極幫病患厘清導致發病的藥物,避免其繼續使用而加重病情,有時甚至可使用解藥來解決,例如:服用普拿疼過量所導致的猛爆性肝炎可使用Acetylcysteine幫忙解毒,避免肝細胞繼續受害。
二、密切注意病情發展:
醫師應密切觀察病情,將24小時出入量、熱量攝取、體溫、血常規、腎功能、心肺功能、電解質、凝血脢原時間,大便潛血、血糖水準作為重點觀察指標。1-2天復查一次AST、ALT、bilirubin total及direct。逐日查房重點檢討宜放在肝性腦病預防措施,尤其要觀察有無性格、睡眠習慣改變及肝昏迷的早期徵兆。另外則是警惕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因此,須重點檢查呼吸道、口腔、腸道、泌尿道、腹腔有無感染及體溫曲線。
三、飲食療法:
這是猛爆性肝炎搶救成功宜否的關鍵。患者生命的維持,肝細胞的再生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蛋白質、足量脂肪等物質代謝所提供的熱量。這些最好能透過胃腸道補充。飲食療法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維持,常起很重要的作用。高糖與高蛋白及高維生素是常規飲食,尤其是無肝昏迷之虞者更須維持足量蛋白質,特別是血清白蛋白過低,水腫及腹水者更需足量蛋白質。肝昏迷者則應嚴格限制蛋白質之攝取,以避免加重的病情。如有消化道出血者,則應禁食,俟出血獲得控制後再逐漸恢復飲食。若併發急性胰腺炎則宜禁食,並應胃腸減壓,俟控制後方可逐漸增加飲食。
四、靜脈營養療法:
為保證足夠葡萄糖與熱量之供應,維持正氮平衡,猛爆性肝炎病患一般處於分解亢進之代謝狀態。由於消化道症狀嚴重,單靠胃腸飲食攝取營養,熱量可能不足,使得機體處於"饑餓狀態",發生內源性脂肪動員,同時蛋白質分解代謝加強,導致負痰平衡,根本談不上肝細胞修復與再生。有些病患之病情惡化,可能與消耗、衰竭而熱量長期不足有關。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有助於提供所需熱量。猛爆性肝炎患者對水的耐受性差,常會發生水鈉瀦留現象。輸液量過多可加重腹水形成,甚至發生肺水腫、腦水腫,故靜服輸入之液體量不宜過多,一般限制在1,500-2,000ml左右,或者是前一天尿量加500ml左右。靜脈輸入葡萄糖液亦能有效防止低血糖之發生,有利於肝細胞的修護。
五、輸血:
新鮮血漿含有多種凝血因數,而且是V因數的唯一來源,並且還有某些免疫因數。輸血對猛爆性肝炎患者有如下作用,有利於減輕肝細胞的損傷與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1.防止出血。 2.擴充血容量,減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 3.補充蛋白質,提高血漿滲透壓,促進利尿、消除腹水及水腫。 4.增強病患的抗感染能力。
六、施打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半衰期約三周,肝衰竭早期降低不明顯,中、晚則極為顯著。施打人血白蛋白有下列優點,可以防止某些併發症,減輕肝細胞的損傷及促進肝細胞再生: 1.可直接供機體利用,減少體內原有蛋白質消耗,從而減輕肝細胞的負擔,有利於肝細胞的修護與再生。 2.補充外源性白蛋白,以防止低蛋白症的發生。 3.白蛋白的膠體滲透壓占血漿總滲透壓的80%,所以,補充外源性白蛋白可維持正常的滲透壓的80%,所以,補充外源性白蛋白可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可加強利尿,防止腹水的產生。 4.對已有腹水或水腫者,補充白蛋白提高滲透壓後,有利於治療,即消水。 5.可維持pH值的恒定,因白蛋白對酸堿平衡的調節可發揮緩衝作用。 6.可維持機體的正氮平衡,因外源性蛋白的補充,與支鏈氨基酸合用,可加強肌蛋白的合成。
七、利尿劑與半乳果糖之使用:
為防止腹水的生成,除補充白蛋白及控制水,鈉的攝入量外,可使用利尿劑及半乳果糖,以恢復水代謝的平衡。
八、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
由於肝細胞大量壞死,猛爆性肝炎病患的維生素合成能力銳減,有必要予以補充,特別是維生素C與維生素K的補充。高度黃疸者則必須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E。上述各種治療手段常有助於肝細胞的修護與再生,降低黃疸,防止肝性腦病(肝昏迷)、出血、肝腎綜合症及感染等併發症。但仍難以完全防患肝衰竭,尤其是誤診與誤治後造成的搶救不及。肝衰竭會造成嚴重的代謝紊亂與毒性物質堆積,影響肝細胞再生,形成惡性循環。肝臟移植往往是肝衰竭的最後與最佳治療手段,然而,尋找合適可用的肝臟不易,而且需要時間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