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衝出B肝"無藥可救"判決
 

前言:
賴女士因自己是B肝帶原,而讓子女們都染上了B肝帶原;居於B型肝炎是導致肝癌與肝硬化的關鍵因素,所以賴女士都不停的為孩子及自己尋找良醫良藥,奈何過了10年後她才從報章某專欄中找到期盼已久的良醫……。

我現年64歲,是個單純的家庭主婦,20多歲結婚,育有6個小孩,2男4女,現皆已成年。活了大半個世紀,與大多數同一年齡層的人一樣,壓根不知道B型肝炎是啥疾病,因我們並未因而有些什麼不適,生活與常人一樣,更不清楚它是導致肝癌與肝硬化的關鍵因素。

全家被B肝病毒感染
1991年,大女兒熱心回應捐血救人的善舉,豈知在篩檢中竟發現她是個B肝帶原者。從醫護人員提供的相關資料得知,華人的B肝主要傳播途徑是母子垂直傳染,也就是說,我們全家都可能已被B肝病毒感染,大女兒因而積極發動全家作抽血檢驗,以策安全。檢驗結果對我不啻是個晴天霹靂,4個女兒(2個兒子當時未去檢驗)確診後發覺都是B肝帶原者。我感到極為不安:內疚於自己是B肝帶原者才讓子女們都染上了!後來心想自己又並非故意的,那只能說是無妄之災!

10年尋醫空等待
事情既已發生,怨天尤人也於事無補。我們母女5人因而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沒想到到醫院看西醫,竟被醫生撥冷水,醫生說B肝帶原者是"無藥可救"!而且也不必做任何治療,除非等到發作後才能處理。天哪!那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們全家就開始注意與搜集這方面的醫療資訊,更希望能找到良醫良藥,以早日把這痼疾治癒。奈何接下來是整整10個年頭的空等待。

對B肝病毒宣戰
正當我們感到日益徬徨無助時,皇天不負苦心人。於2001年4月,我們拜讀了旅台肝病防治專家陸庭譯醫師在南洋商報撰寫的"戰勝B肝"系列專欄,更參加了他于同年5月30日在吉隆玻的首場B肝防治講座會。雖然不完全聽懂那些中西醫學理論,但直覺上認為他應該就是我們期盼已久的良醫!
陸醫師講座會後的抽血檢驗,除了一般的肝功能外,更對B肝病毒做了精密的量化檢驗,包括我們過去從未聽過HBV-DNA及HBeAg與Anti-HBeAg的量。他在講座會中曾花了很多時間解釋這些專有名詞,但我們因沒有醫學背景,聽得迷迷糊糊,只知道根治B肝就是把B肝病毒清除掉。有效的治療,就是要看到HBV-DNA與HBeAg的量愈來愈少,最後降到標準值以下,那就是臨床治癒了。

我與4個當老師的女兒的檢驗結果如下(2001年5月30日):

  HBeAg Anti-HBe HBV-DNA(Pg/ML) AST ALT
母親本人 (+)13328/378 (+)15337/4306 52 34 34
大女兒 (-)152/378 (+)505/4306  1.250 19 20
二女兒* (-)143/443 (+)144/4100  0.142 24 10
三女兒 (+)11171/378 (-)13457/4306  37.70 44 53
小女兒 (+)14803/378 (-)13988/4306 50.60 25 24
(注:*二女兒是于8月17日抽血檢驗)

針對我們母女的檢驗結果,陸醫師表示我們的特異性免疫功能有缺陷,對B肝病毒沒有正常的免疫反應,所以,肝功能正常(僅三女兒有一點免疫反應),但B肝病毒仍持續在複製,且大女兒與二女兒的B肝病毒已基因突變,也就形成了西藥派不上用場的困境,但可用他研製的中藥來調節免疫功能及抗病毒。
由於陸醫師臨床上已治癒不少類似我們母女的案例,且在理論上有其一定依據,經一番考慮後,我們全家決定放手一博,對B肝病毒宣戰。

追蹤檢驗看到療效
依據我們母女不同的證候,陸醫師提供不同的方劑治療,並關照我們在作息上儘量配合,不熬夜,心情放輕鬆,定時定量服藥,並且必須追蹤檢驗,每6個月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掃描。令我們非常振奮的是第一次追蹤檢驗就看到病情改善的結果。當然,療程長短不一,情況如下:

1. 大女兒:她服藥3個月,第一次追蹤檢驗就看到HBV-DNA降到了標準值<0.05Pg/ML,肝腎功能正常。嗣後2次追蹤檢驗,HBV-DNA均維持在標準值以下。
2. 二女兒:她是服了16個月後,於2002年12月13日HBV-DNA 降到標準值<0.001 Pg/ML,肝腎功能正常。嗣後2次的追蹤檢驗都維持得很好。最高興的是她於2005年12月28日檢驗,得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表面抗原轉陰,產生了免疫性的表面抗體!真是太完美了!
3. 三女兒:她的HBeAg於2004年8月23日轉陰,產生e抗體,HBV-DNA降到標準值<0.001Pg/ML,嗣後的HBV-DNA更降到<0.0005Pg/ML(約等於50Kopies/ML或10 IU/ML),肝腎功能正常。
4. 小女兒:她的HBV-DNA與HBeAg遲遲未能轉陰,尚在服藥治療中。但看到我們4人療效,相信她的治療效果是遲早的時間問題。
作者:賴女士
 

陸庭譯醫師Dr. T.Y.Lok(肝病專科)對《衝出B肝"無藥可救"判決》之評述:

嬰兒接種B肝疫苗 5歲須追蹤檢驗
前言:阻斷B肝,母子垂直傳染的最有這手段是嬰兒出生時接種B肝疫苗,但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會消失掉。所以一旦發現抗體的量已很低,甚至已經消失掉,就必須趕快重新接種。

這是一個典型的B肝家庭病史,可喜的是她們大部分已走出了肝癌與肝硬化的陰影,也再次證明,破除無知與忽視是B肝防治的主軸。

本篇心路歷程提示了幾個重點如下:

1. 抽血篩檢是B肝與C肝防治的基礎:B肝與C肝帶原,甚至肝癌與肝硬化在初期,可以毫無不適,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不抽血檢驗無法得知,往往形成防治的盲點。肝癌與肝硬化尚需做到腹部超音波掃描才能放心。案例中的一家母女,如果不是大女兒為了捐血而做了篩檢,她們根本不會知道全家都已被B肝病毒感染。
2. 阻斷B肝,母子垂直傳染的最有這手段是嬰兒出生時接種B肝疫苗:實際的國家級接種計畫證明可以防範90%的B肝垂直傳染。但小孩5歲後就必須追蹤檢驗,因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會消失掉。一旦發現抗體的量已很低,甚至已經消失掉,就必須趕快重新接種。
3. 目前尚無西藥可以治療B肝帶原與慢性持續性B肝:本案例的西醫有醫德,未為了謀利而亂處方開藥,值得讚賞。
4. 以扶正抗邪的中醫療法可治癒B肝帶原與慢性B肝:這就是西醫學上的調節免疫功能與抗病毒。筆者在臨床上確實看到很好的療效。但也必須提醒,扶正並非一味地進補,因補之不當,遺害無窮!
5. 結合中西醫治療慢性B肝的療效佳:在符合西藥的使用條件上聯合使用中西醫藥可以縮短療程,療效也相對的較純用西藥來得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