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長期的壓力、憂思、情緒激動及憂鬱等,皆將損及肝臟的疏泄功能,使氣機鬱滯,即出現肝氣鬱結的病理變化。進一步的發展則是肝氣橫道犯脾胃,造成脾失使運。而脾又是後天之本,肝鬱脾虛將因而造成心神失養,臟腑陰陽與氣血失調,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上期談到要使自體免疫系統恢復正常運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戒酒。接下來我將繼續談怎樣做好情緒菅理及如何疏解壓力。
人的免疫功能高低與情緒和壓力的關係密切。許多癌症病患,若就其精神層面去探討,多數屬於鬱鬱寡歡與情緒不佳的那一類型,也就是因鬱而病。不少研究表明,積極樂觀的態度可以增強免疫功能,而悲觀消極則會抑制免疫系統,因而導致各種疾病,包括惡性腫瘤———21世紀世界性的第二大疾病,僅次於愛滋病。憂鬱會促使人體產生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而這種荷爾蒙會抑制人體免疫功能。此外,憂鬱的人往往會借酒消愁、失眠、食欲不佳而導致營養不良、運動量減少等等,這些又將進一步降低免疫力。達觀進取,有自信的人,其免疫系統較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動力尤其活躍。反之,負面情緒如過度的恐懼,擔心則會削弱免疫力。
現代人有數不清的壓力,有來自外在環境,或是別人加在自己身上的期待,例如父母要求子女要有更好的成績,上司要求下屬提高業績或效率,或害怕失業等等。但也有個體本身的個性或特質所造成的壓力,例如要求完美的個性,或是容易緊張的人,都會產生一種莫明的壓力。如果無法予以排解,久而久之,就會促使大腦垂體分泌激素,啟動腎上腺去製造糖皮質激素,壓力蛋白如皮質固醇及熱休克蛋白。皮質固醇是連貫肉體的機動與精神狀態的重要分子,它也會改變腦的運作機制。所以,若長期累積壓力,體內會產生過多的皮質固醇,以致改變腦的結構與功能,降低免疫功能。
中醫學則是認為喜、怒、憂、思、悲、慌、驚等七種情志活動,若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將引起人體氣血臟腑功能失調而致病,尤其是對肝臟,因肝主疏泄,主全身的氣機。長期的壓力、憂思、情緒激動及尤鬱等,皆將損及肝臟的疏泄功能,使氣機鬱滯,即出現肝氣鬱結的病理變化。進一步的發展則是肝氣橫逆犯脾胃,造成脾失使運。而脾又是後天之本,肝鬱脾虛將因而造成心神失養,臟腑陰陽與氣血失調,免疫功能自然下降。
由此可見,不論是西醫學或中醫學均一致認為,現代人,若不能有效地做好情緒管理,疏緩外在與內在的壓力,長此以往,將損及人體的免疫功能,無法及時察覺癌變的細胞並予以消滅。對B肝帶原者與慢性B肝患者更是如此,因為HBV長期在肝細胞中複製,在病理必然造成肝臟組織的變化,肝細胞的癌變也就很自然了。各位試想想看,近3,000億個肝細胞,如何防止其中一個癌變而能逃避人體的免疫反應,然後慢慢坐大呢?
積極的做法當然是儘早把HBV卻予以消滅,消極的則是每6個月定期追蹤檢驗AFP及做腹部超音波掃描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是有相當大的治癒機會。怕的是,這些肝癌高危險群執迷不悟,或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