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知多少
 

一、 引起更年期婦女恐慌之一項激素使用研究報告
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屬下的女性健康促進會(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依據一項為期8年的大規模研究計畫的期中統計,於2002年7月宣佈中斷該項研究。原因就是長期使用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以緩和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的做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會引發乳癌與心臟血管疾病。

本項期中報告瞬間對世界醫學界造成極大的震撼。西醫學過去數十年來認為,更年期的婦女長期使用雌激素與黃體素有助於延長生命、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心臟血管疾病。這項醫療理念與被病患奉為圭臬的價值觀突然間崩塌,讓醫患無所適從,使許多更年期女性焦慮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二、 從中醫藥臨床治癒多起女性更年期綜合症出發
自從美國WHI於2002年7月發表其研究結果後,不少擔心荷爾蒙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會造成乳癌與心臟血管疾病的更年期婦女選擇停用HRT,但也造成許多惱人的倦怠、潮熱、出冷汗、失眠、憂鬱、腰痠背痛、眩暈等症狀再現,嚴重影響她們的生活品質,因而求助於筆者。

中醫學典籍中並沒有更年期綜合症的病名。但停經前後所出現的證候不脫天癸耗竭,腎的陰陽失衡,累及心、肝、脾與沖任督帶脈的範疇。依據中醫學固有的審證求因,辯證施治,多位飽受更年期綜合症所苦的婦女得以痊癒,無不讚嘆中醫藥的神奇。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的治療實際上並不能單純止於臨床症狀的緩解,因長期言,停經後的婦女必須面對骨質疏鬆與心臟血管疾病等。

知識就是力量。筆者願與讀者朋友分享中西醫學在女性更年期綜合症診治方面的最新資訊與心得,也希望廣大的更年期婦女朋友能走出本病的陰霾。

三、 西醫學的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概念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係指婦女在停經前後卵巢分泌的黃體素下降,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波動所造成的以自律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症狀的一組症候群,以及低雌激素水平相關的症狀與疾病。卵巢功能衰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女性更年期即是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段歲月,是婦女一生中的重要時期。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人類生殖特別規劃委員會於1994年6月14日在日內瓦召開相關會議時,對更年期(Peri-menopause)下了明確的定義:婦女停經前後的一段時間,包括臨床特徵上,內分泌及生物學開始出現停經趨勢的跡象(40歲左右),一直持續到最後一次月經後一年。

導致更年期生理變化的主要因素為循環中的雌激素、雄激素(Androgen)與黃體素水平的變化。在生殖期,身體內源性雌激素大部分為雌二醇(Estradiol, E2),部分為雌素酮(Estrone, E1),及更少量的兩者代謝物雌三醇(Estriol, E3),在更年期前期,雖然卵泡已逐漸萎縮,但血中仍維持正常甚至稍高濃度的E2及E1,所以,停經前的婦女排卵前的E2濃度有時甚至高於年輕婦女。停經後,由於卵巢萎縮,循環中的雌激素來源及性質發生重大變化,血中E2水平明顯降低,不再由卵巢合成與分泌,而是由E1轉化而來,而E1則是由腎上腺雄激素的前身物質,藉周遭脂肪組織轉化而來。

婦女進入停經前期,約40歲左右,月經周期開始發生變化,卵巢排卵呈現不規則現象,卵泡會加速流失,黃體素的分泌減少,形成黃體素不足現象,並造成月經周期縮短,即20~25天的周期,較一般28~35天的周期短。
更年期持續進行,黃體素持續下降,而腦下垂體所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卻開始攀升,讓卵泡同時成長,將殘存的卵子加速排掉。在這段期間內,控制卵泡成熟的FSH與黃體化內泌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的平衡相當混亂,直到停經後2-3年,FSH水平均為正常早期卵泡期的13-14倍,LH的水平平均升高3倍,持續這種水平達5-10年之久,然後才開始下降。

停經後,不再有卵泡,也不會有月經,也不會再分泌雌激素與黃體素。換言之,引起停經的根本原因是卵巢中不再具有存活的卵母細胞(Viable oocytes),因此,對垂體之性腺刺激素(gonadotropine)不再有反應,也無卵泡之生長,當然,也不能再分泌雌激素與黃體素。

綜前所述,由於更年期婦女腦部下視丘-腦部垂體-卵巢軸(Hypothalamus-Pituitary gland-Ovary Axis, HPOA),又稱女性性腺軸,的各種激素分泌紊亂,即最早出現黃體素不足;接下來雌激素,特別是E2在開始時有所下降,繼而可能出現一過性的代償性的相對升高階段,然後進入長期雌激素的絕對缺乏狀態,呈波動性下降型態;FSH可能有所升高或仍在高水平,至卵泡完全耗竭後,才基本穩定在升高狀態。HPOA激素分泌的紊亂造成自律神經系統紊亂,並伴有神經心理症狀的一組症候群(Climacteric Syndrome)即更年期綜合症。在數月內便出現的症狀,稱為急性後遺症(acute sequelae)。隨著年齡的增加,許多雌激素依賴性(estrogen-dependent)的組織器官也會出現萎縮與退化,而造成停經後其他疾病,例如骨質疏鬆症、心臟血管疾病等,稱之為慢性後遺症(chronic sequelae)。

四、 中醫學對女性更年期綜合症之理論觀點
中醫學典籍對本病並沒有專篇記載,多散見於臟躁、百合病、老年血崩等病證中。
中醫學認為月經的產生,是女子發育到成熟的年齡階段後,臟腑、天癸、氣血、經絡協調作用於胞宮的生理現象。同理,更年期綜合症的病因病機也須從這些方面去探討。《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易言之,婦人年逾六七,腎氣日衰,天癸隨腎氣之虛衰而將竭,衝任督帶之脈氣亦隨之而衰少,月事由規律之來潮而紊亂,終至停經。

天癸者,男女皆有,是腎氣腎精充盛到一定的程度時,體內出現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與生殖的一種精微物質,類似西醫學的性激素。天癸來源於先天腎氣,靠後天水穀精氣的滋養而逐漸趨於成熟,此後又隨腎氣的虛衰而竭止。《景岳全書‧陰陽篇》曰:"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強弱系之"。又在《類經》中指出,"天癸既至,在女子則月事以時下,在男子則精氣溢瀉,蓋必陰氣足而精血化耳。"對婦女來說,"天癸至"則" 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說明它使任脈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達,並使沖脈在其作用下,廣聚臟腑之血而血盛,沖任二脈相資,血海滿溢,月經來潮。故天癸主宰月經的潮與止。

婦女年近六七,腎之陰陽與任帶二脈易於失調,相關臟腑受累,其中以心、肝、脾為主。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偏亢;乙癸同源,腎精不足,精虧不能化血,導致肝腎陰虛;肝失柔養,肝陽上亢;腎與脾先後天互相充養,脾陽賴腎陽以溫煦,腎虛陽衰,火不暖土,又導致脾腎陽虛,而易出現水濕、痰濁、瘀血、氣鬱等兼夾証。部分婦女由於體質因素,或陰血偏虛,或陽氣偏亢,以及生活環境條件的影響,不能適應或自身調節其機能的變化而生本病,例如潮熱面紅,烘熱出汗,煩躁易怒,五心煩熱,暈眩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楚,情志不寧等。這些症狀輕重不一,參差出現,持續時間或長或短,對更年期婦女影響很大,危害其身心健康,應積極予以緩解。



© 2002 ~ 2020 Superior Response Sdn.Bh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