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骨鬆症)係以低骨量、骨微細結構異常、並導致骨脆性增加為特徵的,易於骨折的一種全身性代謝疾病(1993年國際骨質疏鬆會議)。至於更年期婦女骨鬆症,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則是其骨密度等於或低於年輕或成年婦女的值負2.5個標準差以下者。

骨鬆症在高齡社會是種嚴重的流行病。例如,日本女性從40歲開始就有人出現骨鬆症,過了55歲,患者的比率急速增加,到了65歲,半數以上的婦女會罹患本病。在中國大陸,約1/3停經後婦女罹患骨鬆症。上海市60歲以上的婦女約41.2%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鬆症。台灣與美國一樣,罹患骨鬆症的男女達總人口約10%。

骨鬆症嚴重後果之一為骨折。美國本病患者中,每年超過150萬人發生骨折,遠超過心肌梗塞、中風、乳癌、子宮頸癌或卵巢癌病患的數量。在日本,髖部骨折的患者每年增加8萬人。台灣65歲以上的婦女每年約7000例,男性5000例,且人數逐年增加。這些髖部骨折的病患者,50%需長期臥床,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5%,與第三、四期乳癌的死亡率一樣。男性的死亡率更高達22%,而25%倖存者也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容易引起褥瘡、肺炎等嚴重併發症,預後不佳。

儘管骨鬆症是高齡社會的一種嚴重疾病,但相較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骨鬆症常被忽視。一項1998年至2000年的跨國研究顯示:80%東方婦女認為骨鬆症是別人的疾病,與她們無關。即使已發生低創傷骨折的病患,24%未曾聽過骨鬆症,73%的病患並不認為其骨折與骨質脆弱有關。

另外,許多年長者則由於宿命與鄉愿心理作祟,認為年紀大了本會就會發生這方面的疾病,有些則認為只要天天吃鈣片就夠了。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是骨鬆症防治的絆腳石。

造成骨鬆症的因素很多。有些是不能改善的,例如年齡、性別(女性)、種族(亞洲人等)。而能改善的危險因子也不少。在治療方面,可供選擇的西藥種類已相當多,例如雌激素、雙磷酸鹽、抑鈣素、副甲狀腺素等。不過,這些藥劑的使用,尤其是雌激素,必須嚴格遵醫指示,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中醫藥治療骨鬆症的療效並不亞於西醫藥。陸醫師臨床治癒多人次的骨鬆症的經驗提示中醫藥不但有效而且安全

綜上所述,如欲有效防範骨鬆症,必須多管齊下,以破除無知與忽視。衛教-檢驗-治療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 2002 ~ 2020 Superior Response Sdn.Bhd. All Rights Reserved